大家都知道用機器烘干玉米的方法主要由玉米烘干機來完成的,主要是利用熱風爐產生的熱風來蒸發(fā)玉米的水分,用玉米烘干機烘干玉米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像烘出來的玉米破損率過高。用玉米烘干機烘出來的玉米出現(xiàn)破損是一種正常現(xiàn)象,但如果破損率過高的話就是問題了,遇到這一問題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糧食烘干機專家告訴你造成玉米烘干機烘出來的玉米破損率過高的主要原因有:
1.玉米進行烘干前表面有破損
烘干前的玉米破損主要是由于收獲時機械損傷所致,因此,玉米收割機作業(yè)時要對割臺、輸送、脫粒部件進行正確調整。烘干過程中,則應盡量采取低溫、慢速干燥。
2.烘干過度 玉米長期儲藏時,要求烘干到一定的含水率(一般為14%)。烘干過度,玉米表層的部分化學結合水被蒸發(fā),玉米出現(xiàn)裂紋,品質下降,且重量減少,也浪費能源,增加成本,因此,烘干作業(yè)接近要求時,要注意含水率的及時測定,有自動停機裝置的機型,要正確設定停機含水率或停機時間,發(fā)現(xiàn)有誤差,及時加以糾正。
3.熱風溫度過高
不同類型的玉米烘干機應根據(jù)自身特點,按不同玉米裝機容量、要求選擇合理的進風溫度,依干燥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保證玉米品質。操作中如熱風溫度選擇過高,破損率就會超過規(guī)定值。因此,必須按說明書要求選擇有關參數(shù),只控制最高溫度的機型,進風溫度一般應在45~55℃,使谷溫在40℃以下,保證干燥后的玉米品質。
4.上料不均勻
上料不均勻會造成部分玉米受熱時間延長,溫度偏高,脫水速度過快,同時循環(huán)不均,使終止干燥時間推遲,部分玉米過干燥,破損增多。含雜較多的玉米進入烘干機,不僅引起循環(huán)不均,嚴重時還會產生架空(不循環(huán))、堵塞停機等故障,所以含雜較多的玉米在機外揚清后才能裝入機內烘干作業(yè)。高濕玉米流動性差,為防止循環(huán)不暢,可采用少量玉米進入后,邊進谷邊循環(huán)干燥的方法,較快脫去玉米表層的自由水,提高流動性能。作業(yè)過程中,要檢查玉米下移是否均勻,需要時進行適當調整。
5.玉米過熟
收獲期的玉米由于反復受到陽光、風雨、露水的千、濕作用,過熟時容易出現(xiàn)一定量的破損,而且其含水量已較少,在烘干機內按原定的正常速度烘干,勢必使破損率進一步增加。因此,過熟作物應及時收割,在烘干作業(yè)中,視過熟程度適當降低進風溫度,一般情況下可比各種機型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低3~4℃。
6.上次烘干的玉米未完全清除
在進行玉米烘干作業(yè)時,升降機、水平輸送器及谷倉內等可能產生死角的部位留有上次烘干的玉米,如不清除,進入下一批干燥,自然會破損。所以進行下批次玉米烘干之前,一定要注意消除上次烘干殘留的玉米。
7.裝入玉米過少
批式循環(huán)玉米烘干機在額定裝機容量時,玉米在機內一個干燥循環(huán)過程中所需的時間約1h左右,其中約15min加熱,另45min不加熱(緩蘇),通過自身熱量,讓內部水份向表層擴散平衡,其烘干作業(yè)溫度可控制在規(guī)定溫度之內。如玉米裝入減少,一個循環(huán)的時間縮短,而通過干燥部的時間是不變的,因此,玉米溫度上升,干燥速度加快,緩蘇時間減少,水份擴散平衡不充分,使破損率增加。所以當玉米進入過少而又必須烘干作業(yè)時,宜降低進風溫度和采用間隙加熱方法。
8.烘干后的玉米處理不當
玉米烘干作業(yè)完成后,如立刻送冷風冷卻,玉米表面就會突然收縮,引起裂紋,造成破損。如果是這種情況造成的破損,只要在玉米烘干作業(yè)完成以后,讓玉米自然冷卻,便可避免。
9.所要烘干的玉米含水不均勻
進入同批烘干的玉米,含水率不均勻要求小于3%。相差過大,當干燥結束時,或部分還未達到干燥要求,或全部干燥后,其中部分過干燥而發(fā)生破損。如果需要同批次烘干,可先進行常溫循環(huán),縮小水份差距,然后進入熱風正常干燥階段。或是采用二段干燥法,即熱風干燥至玉米含水18%左右時,停止作業(yè)5h,使玉米間水份自動平衡,然后熱風干燥至結束。<br />
10.機械引起損傷
當玉米烘干機的輸送部分發(fā)生晃動、磨損、碰擊,會直接損傷玉米表面,造成破損。因此,輸送部分應經常檢查并調整,有碰擊處及時排除,杓子磨損給予更換,斗式升運器跑偏、松弛等,應調節(jié)到正常狀態(tài)。
更多糧食烘干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xù)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huán)球糧機網:http://m.weddingmemoery.com